1.前言
龙湖青云阙小区和苑(A)项目地块位于西安高新中央创新区规划三十六以北,规划二十八路以南,经二十二路以西,规划四路以东,青云阙小区惠苑(B)地块位于经二十六以西,规划四路以东,兴隆三路以北,规划三路以南。根据项目总平面图,地块综合面积为38.97 亩(25981.1 平方米),中心坐标为东经108.821418°,北纬34.129549°,为住宅用地。
2.概况
2.1调查目的和原则
2.1.1调查目的
通过资料收集、人员访谈和现场踏勘了解调查地块及相邻地块的现状及历史用途,初步识别调查地块及周围区域会导致潜在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责任的环境影响。针对地块规划用途,明确是否存在环境质量问题、安全隐患等问题,以确认地块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有无可能的污染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及措施。
2.2.2调查原则
2.2 调查范围
根据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峻策勘测有限公司出具的《龙湖青云阙小区和苑和惠苑项目平面图》,地块总面积为 25981.1m2,为城市住宅用地。
2.3 调查依据
2.4 调查工作程序
2.5 本次调查工作中的时间节点
3.场地概况
3.1 区域环境状况
3.1.1 地理位置
西安高新区位于西安市西南部。成立之初启动面积2.7平方公里,经过31年的飞速发展,尤其是2018年,西安高新区成功托管来自雁塔区、长安区、鄠邑区、周至县的12个街镇,面积达到1079平方公里,目前辖区常住户籍人口和从业人员超过130万,为高新经济发展蓄足力量。西安市境内海拔高度差异悬殊位居全国各城市之冠。颜峨峻峭,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线分明,构成西安市的地貌主体。秦岭山脉主脊海拔2000米-2800米,其中西南端太白山峰巅海拔3867米,是大陆中部最高山峰。渭河平原海拔400米-700米,其中东北端渭河河床最低处海拔345米。西安城区便建立在渭河平原的二级阶地上。(引自高新人民政府官网)。
3.1.2 地块地质
3.1.3 气象
项目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冬夏持续时间长,春秋持续时间短,春季少雨,夏热伏皇,秋凉雨雾,冬宾干燥,多年平均气温 13.4℃,多年平均降水量584mm,多年平均日昭 2045.2h,多年平均风速2.0m/s多年平均湿度 69%,无霜期 216d,最大冻土深度 45cm。灾害性天气主要是真有伏旱,秋多连阴雨,其次为干热风、暴雨、霜冻和冰雹等。西安市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风小、多雾、少雨雪;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气候名变:直季炎热多雨,伏早突出,多雪雨大风: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年平均气温13.0℃~13.7℃,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1.2℃~0.0℃,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26.3℃~26.6℃,年极端最低气温-21.2℃。
3.1.4 水文
西安境内河网密集,共有54条河流。其中,渭河、泾河及石川河系过境河流,其余河流均发源于秦岭山地或骊东南丘陵,绝大多数河流由南向北流经渭河平原注入渭河。黄河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8.46%。西安各条河流的流域面积相差悬殊。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有黑河、灞河与沣河。上述三条河流的流域面积占境内总面积82.37%。
发源于秦岭山地的渭河南侧支流,因秦岭北坡山势陡峭,沟谷深邃,谷峰相间,状若梳齿,使河流具有以下结构特征:一是流向多呈东南-西北向,河流在秦岭山地沿沟壑曲折南向,出峪后,顺地形斜面自东南流向西北,地质构造断裂带也大致沿东南-西北走向,灞、浐、沣诸河等均沿断裂带走向流动。
二是河道纵向比降大。各条河流上游段流经秦岭山地时,谷深、坡陡、流急。出峪后中游段切穿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坡度减小,水流较缓。
三是下游河道横向摆动显著,具有游荡性河流特征。渭河不断向北迁移,灞河由东向西摆动,沣河由西向东演变,潏滈交替泛滥,形成片状展布的古河道、边滩和心滩。
四是上游河道曲折深切,多峡谷险滩。秦岭北侧峪口多达70余处。
五是河床堆和物明显。从河源到河口,随着坡度减小,河流挟沙能力降低,县移物在下游形成沿河有规律的堆和分布。
经流时空分布不均匀是西安境内河流共同的显著特点,丰水年与枯水年径流量相差4~7倍,一些山区支流年径流量相差达10倍,有的河流下游枯水年甚至基本断流。河流的年内径流量变化也较大,每年2月份枯水期,径流量仅为全年总量的2%,时有断流现象,而7~10月汛期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45%~56%。泾河:为渭河最大支流,自泾阳县高庄乡和崇文乡的东界入县境泾渭镇,流经崇皇至马家湾泾渭堡村东北入渭河,县内流长 13 公里。河谷宽 1 公里左右, 年平均径流量 0.66×108m3,常流量 2.1m3/s。泾、渭河流经县内 30 多公里。泾、渭会流后,多年平均径流量 55.7 亿立方米,地下储水量 11074 万立方米,每年 7~9 月为洪讯期,12 月至翌年 3 月为枯水期。最大流速 5~6 米/秒。
调查地块地形较为平坦,在调查地块内未见河流或冲沟,无地表水径流分布,降雨期间地表将形成漫流,向地势低洼处汇流,形成暂时性地表径流,随积水下渗和蒸发而消失。
地下水类型为潜水类型,在勘察深度范围内主要赋存于古土壤③中,补给来源包括大气降水及地下径流,排泄方式以蒸发及地下径流排泄为主。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地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 10.20m~13.20m,相应水位标高介于 405.42~408.71m,地下水年变化幅度升降按 2.0m 考虑,地下水位动态主要受季节性变化和河流水位影响。根据西安市潜水等水位线图、得知调查地块地下水自南流向北南。
3.2 敏感目标
调查地块位于西安市西南部,城市化开发程度较高,经现场踏勘,地块周边 1.0km 范围内主要以居住区和商业区为主,周边无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
3.3 场地的使用历史和现状
结合访问调查及历史卫星影像图分析,调查地块使用历史如下:2011 年前,调查地块为农田。之后变为农田和集体建设用地。本次调查期间,2022 年 11 月 24 日,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我公司开展了现场踏勘,项目地块已开始主体建设。
3.4 相邻地块的使用历史和现状
根据现场踏勘结果,相邻地块现状描述如下:
(1)调查地块东侧为永安渠商业街(在建)。
(2)西侧相邻地块为天地源·棠樾坊(在建)。
(3)南侧为西安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在建)。
(4)北侧为紫薇云峰里(在建)。
3.5 地块利用规划
依据西安市资源规划建设,本次调查地块用于城市建设住宅,作为二类用地进行开发利用。
4.资料分析
4.1 政府和权威机构资料收集和分析
本次调查收集到的政府和权威资料主要包括:
(1)地块产权证;
(2)地块所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图;
(3)地块信息核实表;
(4)建设项目合规性技术审查表;
(5)《西安璟腾置业发展有限公司龙湖青云阙小区和苑和惠苑项目项目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
(6)《西安市生态环境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关于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通知》;
(7)地块所处位置的地质、气候、地表水、地下水、地形地貌等资料。
4.2 地块资料收集和分析
根据本次收集到的地块资料,结合人员访谈资料,确定了调查地块的现状及历史用途情况、地块规划信息。
5.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
对调查地块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及相邻地块资料分析可知:
(1)不涉及工矿用途、规模化养殖、有毒有害物质储存与输送;
(2)历史上不涉及环境污染事故、危险废物堆放、固废堆放与倾倒、固废填埋等;
(3)历史上不涉及工业废水污染;
(4)没有历史监测数据表明有污染;
(5)历史上不存在其它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情形;
最终确定场地现状调查结果如下:
(1)不存在被污染迹象;
(2)不存在来自周边污染源的污染风险任意情形。
6.结果与分析
根据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结果分析,调查地块 2011 年以前为农用地,后转为集体建设用地,2018 年转为国有城市建设用地,2021 年 1 月由西安璟腾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招拍挂取得,土地性质为城镇住宅用地。地块在 2021 年 1月正式开发之前,一直作为农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地块不涉及工业生产活动、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处理、存储和处置、无各类储罐及管线及沟渠、未发生过土壤或地下水污染事故。调查地块四周相邻地块历史上均为农用地及集体建设用地,不涉及有污染的工业生产活动。
7.结论和建议
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9 中 4.2.1 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地块内及周边区域当前及历史上均无可能污染,则认为地块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龙湖青云阙小区和苑和惠苑项目地块及相邻地块均未有过工业污染生产活动,因此,认为调查地块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无需开展第二阶段土壤环境调查工作,调查活动可以结束,本地块可以作住宅用地开发利用。
详见附件:
龙湖青云阙小区和苑和惠苑地块(地块编码6101293010034)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pdf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3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