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项目 | 产品名称 | 环评建设规模 | 实际建设规模 |
1 | 碳纤维玻纤浸润剂的成膜剂 | 水分散型聚酯乳液成膜剂 | 600吨 | 600吨 |
水分散型环氧乳液成膜剂 | 700吨 | 700吨 | ||
水分散型环氧乳液成膜剂 | 50吨 | 50吨 | ||
聚丙烯酸酯与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成膜剂 | 100吨 | 100吨 | ||
水溶性咪唑啉润滑剂 | 50吨 | 50吨 | ||
2 | 耐高温防火隔热新材料 | 耐高温防火隔热蛭石乳液 | 500吨 | 500吨 |
工程 类别 |
工程 名称 |
环评建设内容 | 实际建设 内容 |
备注 |
主体工程 | 1#厂房 | 主体1F(局部2F)占地面积2326.69 m2,建筑面积3200.26m2,单层部分用作新型防火PVC低发泡结皮板的生产,双层部分用作库房,用于存储新型防火PVC低发泡结皮板的原料及成品。 | 该生产线 未建设 |
目前 空置 |
2#厂房 | 主体1F(局部3F)占地面积1157.44m2,建筑面积1830.51m2,主要用于各种浸润剂、成膜剂、润滑剂、乳液的生产,两端3F作为动力控制室、车间办公室、休息室、卫生间、更衣室。 | 与环评一致 | ||
3#厂房 | 1F,占地面积510.48m2,建筑面积510.48m2,预留厂房、暂时空置。 | 与环评一致 | ||
研发 综合楼 |
主体2F(局部3F)占地面积668.26m2,建筑面积1821.781m2,作为综合类生产科研办公建筑,设办公室和实验室。 | 与环评一致 | ||
辅助工程 | 1#库房 | 3F,占地面积506.22m2,建筑面积1518.66m2,主要用于存储除乙酸、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甲酯、乙醇、丙烯酸甲酯、丙烯酸、醋酸乙烯酯、苯酐、过硫酸铵之外的其他原料和各种浸润剂、成膜剂、润滑剂、乳液成品。 | 与环评一致 | |
2#库房 | 1F,占地面积238.75m2,建筑面积238.75m2,作为乙酸、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甲酯、乙醇、丙烯酸甲酯、丙烯酸、醋酸乙烯酯、苯酐、过硫酸铵的存储库房 | 与环评一致 | ||
门卫室 | 1F,占地面积22.22m2 | 与环评一致 | ||
公用工程 | 供水 | 由工业区市政供水管网提供 | 与环评一致 | / |
排水 | 新建生产、生活及雨水排水系统,生产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同经过化粪池预处理的生活污水一并排入兴平市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最终排入渭河。 | 与环评一致 | / | |
供电 | 由工业区市政电网提供,厂内设变压器 | 与环评一致 | / | |
供热 | 厂区冬季采暖由空调供给,生产用热使用电能制热 | 与环评一致 | / | |
消防 | 消防水池1座,为厂区提供消防安全服务 | 与环评一致 | ||
停车 | 设自行车棚1座,停车位35个。 | 与环评一致 | ||
环保工程 | 废气处理系统 |
|
粉尘处理系统未建设,有机废气排气筒高18米 | PVC低发泡结皮板生产线未建设 |
废水处理系统 |
|
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有变化 | / | |
噪声处理系统 | 采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减震、建筑隔声等措施降噪 | 与环评一致 | / | |
固废处理系统 |
|
与环评一致 | / | |
绿化 | 厂区绿化面积2024.68m2 | 与环评一致 | / |
废水 类别 |
来源 | 污染物种类 | 排放 规律 |
排放量 (m3/a) |
治理设施 | 工艺与处理能力 | 排放去向 |
生产 废水 |
清洗废水、冷凝废水 | pH、COD、BOD5、SS、氨氮 | 间断 | 517.3617 | 自建污水 处理站 |
絮凝沉淀+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纳滤处理能力10m3/d | 市政污水管网-兴平市污水处理厂 |
生活 污水 |
办公楼 | pH、COD、BOD5、SS、氨氮 | 间断 | 1152 | 化粪池 | 化粪池有效容积为40.4 m3/d | 市政污水管网-兴平市污水处理厂 |
纯水制备废水 | 去离子水制备系统 | / | 间断 | 761.465 | 无 | 无 | 直接排放 |
序号 | 名称 | 产生环节 | 形态 | 产生量(t/a) | 处理措施 |
1 | 废原料包装物(袋) | 原料包装 | 固 | 1.2 | 环卫部门清运 |
2 | 废水处理沉渣 | 生产废水处理 | 固 | 3.5 | 脱水后环卫部门清运 |
3 | 废活性炭 | 废气治理、废水处理 | 固 | 2.44 | 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
4 | 生活垃圾 | 办公生活 | 固 | 15 | 环卫部门清运 |
类别 | 治理措施 | 实际投资(万元) | |
废气 | 2#厂房有机废气 | 活性炭吸附装置+18m高排气筒 | 6 |
废水 | 生活污水 | 化粪池 | 4 |
生产废水 | 污水处理站 | 18 | |
事故废水 | 事故水池 | 8 | |
噪声治理 | 设备噪声 | 隔声、减振等 | 5 |
固废治理 | 一般工业固废 | 一般工业固废收集设施 | 2 |
生活垃圾 | 垃圾箱 | 1 | |
危险废物 | 专用收集容器、专用暂存场所 | 6 | |
其他 | 厂房、库房等重点防渗部位地面防渗处理 | 6 | |
绿化 | 植树种草、绿化面积2024.68m2 | 15 | |
合计 | / | 71 |
名 称 | 环评及批复要求 | 实际建设 | 符合性 | |
环保 工程 |
废水 | 项目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兴平市污水处理站进一步处理,生产废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水质必须满足《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11)二级标准。 |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兴平市污水处理站进一步处理,生产废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监测结果显示:验收监测期间,本项目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监测结果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三级标准。 | 已落实 |
废气 | 有机废气通过收集后经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后经15米高排气筒排放,确保废气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中二级标准。 | 本项目有机废气收集后经光氧催化废气处理设备处理后由18米高排气筒排放。监测结果显示:验收监测期间,废气监测结果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二级排放限值要求 | 已落实 | |
噪声 | 优化各类高噪声设备布局,对强噪声源采取基础减振、隔声、消声等降噪措施,确保噪声排放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 | 项目对产噪设备均采取基础减振、隔声、消声等降噪措施。经监测运营期厂界噪声达到(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区标准要求。 | 已落实 | |
固废 |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一般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废原料包装袋、污水处理沉渣、废水(气)处理产生的废活性炭、办公生活垃圾;废原料包装袋、污水处理沉渣、办公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处理处置;废活性炭收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 固体废物主要有废原料包装物、废气治理过程产生的废活性炭、废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沉渣和废活性炭、办公生活垃圾。废活性炭属危险废物,厂区建有危废暂存间,暂存间门口设有警示标识,并采取密闭措施,各种管理制度均已上墙,定期由新天地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有限公司进行处置。 | 已落实 | |
生态 | 绿化面积13633.47m2 | 绿化面积13633.47m2 | 已落实 | |
环境风险 | 落实事故风险防范和应急预案 | 企业建有事故池,环境突发应急预案已编制 | 已落实 |
监测项目 | 标准限值 | 执行标准 | |
废水 | COD | 500(mg/L)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
氨氮 | / | ||
BOD5 | 300(mg/L) | ||
pH | 6-9 | ||
悬浮物 | 400(mg/L) |
监测项目 | 标准限值 | 执行标准 | ||
有组织废气 | 非甲烷总烃 | 浓度 | 120 mg/m3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
速率 | 10kg/h | |||
无组织废气 | 非甲烷总烃 | 4.0mg/m3 |
监测项目 | 执行标准 | 标准限值 | ||
厂界噪声 | 等效连续A声级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区标准 | 昼间 | 夜间 |
65 | 55 |
分类 | 监测点位 | 监测因子 | 监测频次及周期 |
生活污水 | 化粪池出口设一个监测点位 | pH、COD、氨氮 悬浮物、BOD5、 |
每天4频次,监测2天 |
生活污水 | 生产废水处理设施进水口、出水口 | pH、COD、氨氮 悬浮物、BOD5 |
每天4频次,监测2天 |
分类 | 监测点位 | 监测项目 | 监测频次及周期 |
有组织废气 | 在净化设施前、后各设1个监测点位 | 非甲烷总烃 | 每天3频次,监测2天 |
无组织废气 | 上风向1个点位,下风向3个点位 | 非甲烷总烃 | 每天3频次,监测2天 |
监测点位 | 监测因子 | 监测频次 |
在厂界外1米,东、南、西、北侧共设6个监测点位 | 等效连续A声级 | 昼、夜间监测1次,监测2天 |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332号